不用计算器也能算子网,这3个小技巧帮你分分钟拿下

小陈 的头像

0 评论

8 阅读

1,010 字,阅读时间 5 分。

hello,我是网工小陈。

在网络工程领域,计算子网掩码和网络地址划分是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虽然现在有许多在线工具和软件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完成这些计算,但在没有这些资源的情况下(比如在客户现场或紧急情况下),掌握一些快速心算技巧将显得尤为重要。

今天跟着小编来学三个易于记忆且实用的心算技巧,帮助你轻松搞定子网计算。


技巧一:记住常见的CIDR块及其对应的子网掩码

首先,熟悉并记住一些常用的CIDR(无类别域间路由)块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里列出了一些最常见的CIDR块以及它们对应的子网掩码:

CIDR
子网掩码
/24
255.255.255.0
/25
255.255.255.128
/26
255.255.255.192
/27
255.255.255.224
/28
255.255.255.240
/29
255.255.255.248
/30
255.255.255.252

通过记住这些CIDR块,你可以在不进行复杂计算的情况下迅速确定可用的IP地址数量和网络范围。

例如,/24的CIDR块提供256个IP地址(其中实际可用为254个,去掉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而/30则仅提供4个IP地址,适用于点对点连接。


技巧二:利用“减法”计算主机数和子网数

一旦掌握了基础CIDR块,接下来可以通过简单的减法来计算任何给定前缀长度下的主机数和子网数。

规则如下:

  • 主机数 = (2^{(32 – 前缀长度)}) – 2(去除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 子网数 = 根据借用的位数计算,即(2^{借用的位数})

例如,如果你需要创建一个/27的子网,则可分配的主机数为(2^{(32-27)} – 2 = 32 – 2 = 30)个。

这样,即使没有计算器,你也能够迅速估算出特定子网能容纳多少台设备。


技巧三:使用“幂次法则”理解IP地址与子网划分

最后,了解并应用“幂次法则”对于深入理解IP地址和子网划分至关重要。

该法则指的是每个增加的子网位都代表了网络容量的指数级减少。

具体来说,每增加一位子网位,可用的IP地址数量就减半。

例如,从/24到/25,可用的IP地址数从256个减少到128个;从/25到/26,再次减半至64个。

理解这一规律有助于更直观地把握不同规模网络的规划与管理。

不用计算器也能算子网,这3个小技巧帮你分分钟拿下_img_1
网络工程师必备资料领取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

微信公众号

网络工程师小陈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0OTc0MzYxNA==&mid=2247486039&idx=1&sn=283d9de96e7dd26d727e00d15035cedf&chksm=c352f0c6f42579d01aeb89b007842fc7e4b3e7eea4c7edd9e258f03173c4e68ac54a12aff934#rd

本站为个人站点,相关文章均为网络公开资料,仅出于个人学习、研究及资料整理之用途转载收集,所有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原发布平台所有。文末作者信息仅用于进行本站文章的分类信息使用,不代表原作者授权或者原作者入驻等依据。
本站不保证内容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亦不对内容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本文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尊重并遵守相关版权法规,倡导合法使用网络资源。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小陈 的头像

60篇作品

918总阅读量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更多文章

网工通信弱电的宝藏知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