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模式和路由模式,到底该选哪个?多数人都选错了!

小陈 的头像

0 评论

3 阅读

1,628 字,阅读时间 8 分。

hello,我是网工小陈。

你是这么配的吗?

  • 跑公网用 NAT 模式,看起来一切正常;

  • 拿防火墙当网关,上了双 ISP,还继续用 NAT;

  • 有公网地址,却也懒得划网段,照旧 NAT 转发……

说实话,这种“哪里都 NAT”的部署方式,用在小型网络还勉强能过得去,但一旦网络复杂起来,出问题了,排障、扩展、甚至日常运维都可能被“反噬”。

一、啥是 NAT 模式?啥是路由模式?

我们说的 NAT 模式/路由模式,其实是指防火墙或出口设备在网络中所处的逻辑转发角色

NAT模式和路由模式,到底该选哪个?多数人都选错了!_img_1

NAT模式图示

简单点说:

NAT模式(多用于“网关模式”):

  • 内网私网地址 → 公网地址;

  • 防火墙做地址转换、做安全策略;

  • 数据在它这里“脱胎换骨”;

  • 外网看不到你真实内网结构。

路由模式(也叫透明模式/转发模式):

  • 不做地址转换,只负责安全策略和路由转发;
  • 需要公网地址分配到内网设备;
  • 防火墙只是“管控者”,不是“变形者”。
NAT模式和路由模式,到底该选哪个?多数人都选错了!_img_2

二、为什么大家更喜欢用 NAT 模式?

NAT模式的最大优势是简单易部署,适合没有公网地址资源的小网络:

  • 内网设备配私网地址,不用改;

  • 一个公网地址可以转换几十上百个内网;

  • 安全策略写起来也直观,比如:允许内网访问80端口

很多 SOHO、学校、甚至中小企业都喜欢这样干,开箱即用,直观,省事。

但问题也在这:

NAT 的好处是让网络“变模糊”,但“模糊”本身就意味着信息丢失。

一旦网络复杂,NAT 就会带来很多限制、问题甚至排障障碍

NAT模式和路由模式,到底该选哪个?多数人都选错了!_img_3

三、你为什么不该乱用 NAT?

场景1:你在做 VPN,IPSec 死活建不起来?

因为 IPsec 头部校验极其敏感,遇上 NAT 就变了。

典型症状:IKE协商失败、SA无法建立、明明连上了就是不通。

解决办法只有一个:绕开 NAT,或者强配 NAT-T

场景2:你希望公网服务器部署后,能双向通信、回流内网?

NAT 会“封死”外部主动访问内网,除非你做端口映射、静态 NAT。

  • 临时开放服务?得改策略、再改 NAT;
  • 服务迁移地址了?还要改映射;
  • 多个服务用同端口?麻烦了,NAT没法做。

场景3:链路多、出口多、还想做负载均衡和选路?

抱歉,NAT和“路径控制”天生打架。

NAT后的地址是出口设备决定的,回流必须从它回来; 如果你搞了多链路,源地址改了、回流走错了,连接直接断

四、什么时候该用 NAT?什么时候该选路由模式?

我们来个表,一眼就清楚。

网络场景
推荐模式
理由
家庭、SOHO、小微企业
NAT模式
无公网资源,简单省事
有公网IP资源,服务器需要外部访问
路由模式
可直达、可控
要跑VPN/IPSec
路由模式
不受转换影响
做双出口、负载均衡、策略路由
路由模式
NAT干扰路径
要做大规模地址规划
路由模式
NAT对可控性不友好
公私网混合、多VLAN大内网
分区部署,慎用NAT
每段用得太多管理地狱

一句话总结:

NAT是个“无奈之举”,而不是“设计首选”。

能不NAT,别乱NAT。


五、实际部署中怎么选才稳?

如果你手头有公网地址,建议从路由模式开始做设计,对未来扩展、排障、迁移都更友好。

  • 做出口网关:上路由器+防火墙,划好公网段;

  • 防火墙放在网关后,用路由模式或透明模式控制安全策略;

  • 内网访问公网,使用源NAT(目的地不变);

  • 公网访问内网服务,用DNAT/端口映射精细控制。

NAT 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想清楚网络结构就开了一堆 NAT,到处地址转换,最后谁是谁都搞不清。


六、总结一句话

NAT模式适合“能跑起来就行”的场景, 路由模式才是“可扩展、易运维、易排障”的长期解法。

别再乱选了。想让你的网络架构经得住增长和变更,

从源头上就把“地址规划”和“转发模式”想清楚,

该NAT的NAT,不该NAT的别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

微信公众号

网络工程师小陈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0OTc0MzYxNA==&mid=2247485775&idx=1&sn=74b872939d9f88fd5b212c1909882ffd&chksm=c352f3def4257ac85c85fe5b86741f8635471cfa1fd3d490e507cc6d2adfc4d4256f32b4f78b#rd

本站为个人站点,相关文章均为网络公开资料,仅出于个人学习、研究及资料整理之用途转载收集,所有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原发布平台所有。文末作者信息仅用于进行本站文章的分类信息使用,不代表原作者授权或者原作者入驻等依据。
本站不保证内容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亦不对内容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本文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尊重并遵守相关版权法规,倡导合法使用网络资源。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小陈 的头像

30篇作品

294总阅读量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更多文章

网工通信弱电的宝藏知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