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华为交换机堆叠配置的方法,通过将多台物理交换机连接成一台逻辑上的“虚拟交换机”,实现集中管理、提升冗余性和链路聚合能力。文章详细说明了配置步骤,包括设置堆叠ID、配置堆叠端口、保存配置并重启设备,以及查看堆叠状态。堆叠后,所有设备使用一个IP地址进行管理,支持跨设备链路聚合,主设备宕机时备用设备可自动接管。
文章目录
一、适用场景
- 多台接入层交换机集中管理:告别一台一台登录配置的繁琐,统一管理更高效。
- 提升设备冗余性和链路聚合能力:主设备宕机,备用设备自动接管,网络运行无忧。
- 适用于园区网、数据中心等环境:满足大规模网络的扩展需求,轻松应对复杂场景。
二、堆叠的基本概念
名词 | 含义 |
---|---|
堆叠成员交换机 | 参与堆叠的每台物理交换机 |
堆叠ID | 每个成员交换机的唯一标识(0~8) |
堆叠优先级 | 决定主交换机选举的优先级(0~255,默认100) |
主交换机(Master) | 堆叠系统的管理控制中心 |
备交换机(Standby) | 主交换机的备份 |
三、配置步骤(以S5735-L系列为例)
步骤1:准备堆叠线缆和光模块(或电口直连)
注意:不同型号支持不同的堆叠方式(如CSS、iStack),请确认你的设备是否支持堆叠。
示例:
- S5735-S/V/H 系列支持 iStack
- S12700/S9700 支持 CSS
步骤2:进入堆叠视图并设置堆叠ID
<HUAWEI> system-view
[HUAWEI] sysname SwitchA
[SwitchA] stack enable
[SwitchA] stack slot0renumber0# 设置本设备为slot 0
另一台设备(假设为SwitchB):
<HUAWEI> system-view
[HUAWEI] sysname SwitchB
[SwitchB] stack enable
[SwitchB] stack slot0renumber1# 设置本设备为slot 1
步骤3:配置堆叠端口并绑定物理接口
[SwitchA]interface stack-port0/1
[SwitchA-stack-port0/1]port member-group interface XGigabitEthernet0/0/1toXGigabitEthernet0/0/2
[SwitchA-stack-port0/1]quit
另一台设备:
[SwitchB]interface stack-port1/1
[SwitchB-stack-port1/1]port member-group interface XGigabitEthernet0/0/1toXGigabitEthernet0/0/2
[SwitchB-stack-port1/1]quit
步骤4:保存配置并重启设备
[SwitchA] save
Warning: The device will be rebooted after the configurationissaved. Continue? [Y/N]: Y
两台设备同时重启后会自动组成堆叠系统。
步骤5:查看堆叠状态
<HUAWEI>displaystack
<HUAWEI>displaydevice
<HUAWEI>displayip int brief
四、堆叠后的效果
- 所有设备使用一个IP地址进行管理:管理更便捷,配置更统一。
- 支持跨设备链路聚合(Eth-Trunk):提升链路带宽,优化网络性能。
- 主设备宕机,备用设备自动接管:确保网络高可用性,业务不间断。
五、注意事项
项目 | 说明 |
堆叠线缆 | 必须使用专用堆叠线或高速光纤 |
堆叠距离 | 不同型号限制不同,通常建议短距离连接 |
堆叠数量 | 一般最多支持9台设备 |
版本一致性 | 推荐使用相同版本的固件 |
管理地址 | 堆叠后只保留主设备的管理IP |
六、总结
- 启用堆叠:stack enable
- 设置堆叠:IDstack slot <old-id> renumber <new-id>
- 配置堆叠端口:interface stack-port <id> + port member-group
- 查看堆叠信息:display stack / display device
华为交换机的堆叠技术为网络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通过简单的配置步骤,即可将多台设备整合为一个高效、可靠的“超级大脑”。无论是园区网还是数据中心,堆叠都能轻松应对,提升网络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如果你的网络环境中有多台华为交换机,不妨尝试堆叠配置,让网络管理更轻松、更高效!
发表回复